近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京组织召开鉴定会,京燃热电牵头完成的“燃气电站现场安全智能预警技术研究及应用”顺利通过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该项目聚焦燃气电站安全生产的实际需求,依托人工智能、多模态感知、AR远程协作及流程自动化等前沿技术,构建了“平台—数据—云网”三位一体的全场景安全预警系统。其成果覆盖设备缺陷预警、人员行为预警、远程作业协同和风险云预控,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智能化安全管理闭环。在关键技术上,研发团队取得了三项创新成果:燃机罩壳内红外热成像融合空间温度场的多模态组合检测技术实现了复杂工况下小目标、高温气体泄漏的实时识别;声纹故障定位与健康评估技术,能够在高噪环境下精准感知燃机微小异响并提前预警;基于语言大模型的风险云预控自动出题技术,形成了外委作业考核的智能闭环,显著提升风险防控水平。
目前,该成果已在京燃热电全场景部署应用。运行数据显示,项目实施后设备故障检出率从85%提升至98%,外委作业违章率下降超30%,违章行为识别准确率超96%,年均直接经济效益约150万元。系统运行稳定,具备向火电、化工、冶金等高风险行业推广的价值。此次成果获评 “国际领先”,标志着京燃热电在智能化建设与安全管理领域迈上新台阶,也为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